通過北大校長致歉事件看農機企業如何止損
通過北大校長致歉事件看農機企業如何止損
“希望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斗者;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
——《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
5月4日是青年節,而今年的青年節又恰逢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然而在校慶紀念大會上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一幕。校長林建華在致辭中將“鴻鵠”一詞中的“鵠”字念錯,將鴻鵠(hú)錯念作鴻鵠(hào),此事迅速在網上發酵,引發廣泛討論。次日,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發文向學生致歉,他坦言,作為北京大學校長犯這個錯誤讓很多同學和朋友失望了,并承認他的文字功底并不好。
止損=再生
對于他這樣一個名校校長出現這種錯誤是否情有可原這件事暫且不作討論,但是單單出錯后能夠及時認錯和道歉的這份態度還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此前我們就曾說過技術債的問題,技術負債并不僅僅只是欠的一開始的技術限制,更多的還是在發生錯誤,哪怕只是在當時技術情況不允許條件而做出的妥協之后,沒有及時改正從而導致在長期積累中持續增加的“利息”。
通過北大校長致歉事件看農機企業如何止損
在經濟學領域中,也有及時止損的說法。止損指的是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及時斬倉出局,以避免形成更大的虧損?!傲舻们嗌皆?,不怕沒柴燒?!边@句話誰都聽過,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逆風翻盤”終究是小幾率的。有的時候,止損往往意味著再生。
戰略決策止損
我們要知道:在證券投資中,最難做的一種決定就是“止損”;在企業戰略決策中,“止損”同樣困難。對于農機企業來說,目前整個行業已經進入深入調整階段,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企業對于發展方向其實是迷茫的,尤其是很多小微企業,盲目跟風,只有宣傳噱頭而沒有拳頭過硬的產品支撐,那自然一切只能是空中樓閣。
在企業戰略決策中,一旦發現不適合自己企業的發展路線應當及時止損。很多企業低端產品同質化問題尤其嚴重,自己研發產品的尚且不提,很多都是直接“拿來主義”,產品功能雷同質量雷同甚至是價格都相差無幾,給產品換個色“穿一件外套”就是自己家的了,當然這些企業最后面臨的結果也只有被市場淘汰。這不得不說是企業發展戰略從開始就是錯誤的,只有創新研發,擁有自己的東西才能站住腳跟。企業不能盈利,很多時候并非是由于管理的問題,能否及時“止損”,取決于了企業管理層自我調整適應的能力。
技術研發止損
當然,止損并不僅僅只是限于管理策略上,在產品技術研發上也同樣適用。很多企業一開始因為某些技術限制而不得不作出妥協,制造出來的產品只能說在當前條件下已然是較好的選擇,然而,不可否認,較好并不等于最好,欠下了技術債是需要還的,在能夠突破這項技術壁壘的時候應該及時糾正產品技術缺陷。
一個簡單例子,就像一輛裝著方形車輪的手推車,僅僅只是添加一個加速器,即便可以增加速度但是對于平穩度來說并無益處,而如果及時換上一個圓形車輪,手推車就能運行地既快又平穩,即便是之后需要在手推車上安裝其他裝置,也無需擔心是否會有一開始埋下的安全隱患。
結語
企業要學會止損。
不管是哪一個行業的產品,從價格競爭全面轉向價值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企業間的整合淘汰屢見不鮮。而價值競爭勢必會聚焦在“產品”以及“服務”兩大載體上,只有產品過硬、服務優質才更有可能贏得市場。
責任編輯: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