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磷化、電泳 上半年農業部專家指導組助推全程機械化作用凸顯
上半年農業部專家指導組助推全程機械化作用凸顯
農業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專家指導組成立一年來,內設的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9大專業組的62位農機、農藝專家,深入基層和生產一線,開展了一系列專題調研和技術指導,努力摸清發展現狀,找準瓶頸問題,提出了方向性思路建議。2017年,各專業組制定了更加詳實的工作計劃,并結合農業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及各自專業特點,繼續開展廣泛調研、巡回指導、科學論證,努力為深入推進全程機械化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水稻專業組結合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制定了示范區包片指導方案,各專家結合任務分工,針對性地開展調研指導。一是牽頭組織實施了湖南省“農機三減量”行動,指導對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機、農作物秸稈制肥機、缽苗擺栽機和缽苗有序拋秧機等創新產品進行改進完善,其中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機和農作物秸稈制肥機在湖南已批量推廣應用。二是深入江西省項目縣現場指導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應用,開展水稻晚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械化插秧作業試驗示范及江蘇省黃海農場水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插試驗示范。三是在黑龍江指導推廣水稻缽育機插技術和水稻高速機插秧側深施肥技術,組織制定《水稻機插側深施肥技術示范工作推進方案》,促進黑龍江省25個縣示范面積達到3.6萬畝。四是指導重慶市開展機械化育插秧和機械化直播、人工撒播的對比試驗、無人植保飛機對水稻病蟲害的集中成片飛防試驗和技術培訓,著力突破重慶丘陵地區一季雜交稻種植機械化瓶頸,探尋新技術路徑和模式。今年以來,水稻專業組在湖南長沙望城區召開雙季稻區種植機械化發展專家咨詢研討會,制定并發布了雙季稻區早稻、晚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按照不同稻區的類型特點,深入水稻主產區開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現狀專題調研,基本掌握了各稻區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為編制我國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規劃奠定了基礎。
玉米專業組抓住整地和播種等重點環節,按照專家所在省份和所負責的任務區域,分別進行調研指導,開展不同類型播種機具、不同種植模式的對比試驗及培訓指導工作。6月上旬,玉米專業組全體專家赴河北藁城、趙縣開展集中調研,指導當地的“三夏”農機化生產作業。專業組現場觀摩了深松整地、玉米播種和小麥秸稈處理機械化作業現場,走訪了相關種植合作社、示范基地和玉米收獲機制造企業,與當地農機、農藝和技術推廣、示范基地等部門的專家領導進行座談交流。對當地應用效果較好的深松及免耕播種復式作業機具、噴灌節水技術及玉米集中脫粒清選色選等技術設備進行了認真總結,提出要在其他適宜地區進行擴大推廣并應給予適當補助支持。同時,專業組針對新型高效精量免耕播種、秸稈捆直燃熱風爐用于糧食烘干、農機農藝融合等方面進行了技術指導,取得良好效果。半年來,玉米專業組圍繞制約全程機械化發展的瓶頸和亟待突破的難點,初步形成了“十三五”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思路,提出應加強試驗示范,逐步統一60厘米等行距玉米種植主導模式,加快推進玉米高效免耕播種、烘干、全株青貯和籽粒收獲等技術設備應用。
小麥專業組于3月中旬前往江蘇灌南、東臺、靖江、丹陽4個不同生態區開展了小麥全程機械化生產專題調研。專家們深入田間地頭查看苗情長勢,與小麥生產者、農業生產管理者面對面交流,發現了部分地區存在小麥播種晚、苗弱根少,小麥返青期草害嚴重等一系列不利于全程機械化發展的問題,提出了適時深翻以改善稻茬田土壤環境、提高播種質量等推進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麥收時節,針對山東、河南、陜西等省連續陰雨、小麥倒伏、收割困難問題,專業組配合農業部農機化司及時出臺指導收獲倒伏小麥的意見,指導搶收減損工作,在抗災減災中發揮了突出作用。7月初,小麥專業組會同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機械化研究室、農業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與河北農哈哈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在河北省深澤縣聯合召開了小麥機械化技術需求研討會。與會專家就小麥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提出了秸稈深埋、秸稈滅茬與收獲聯合處理、改變籽粒輸送方式、研發適宜的稻茬滅茬機、改良土壤等方法解決前茬作物秸稈較多時對小麥播種效果的影響等相關建議。此次研討會為農藝專家和農機專家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對加快發展農機農藝融合、提升小麥機械化水平起到了良好作用。
馬鈴薯專業組重點對承擔農業部主要農作物(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縣的赫章縣、威寧縣進行了督查和指導。深入實地考察,與當地馬鈴薯種植大戶、農機合作社以及農機推廣部門座談等,詳細了解當地馬鈴薯生產及機械化作業水平情況,并結合西南地區特點,講解了馬鈴薯品種、種植、管理、機械作業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針對當地存在農機農藝不配套、機具選型不合理,對全程機械化技術內容和項目要求理解還不夠深入透徹等問題,專業組提出了建議和措施,形成了《貴州省馬鈴薯機械化生產現狀調研報告》。專業組成員以本省工作為抓手,多方位開展技術培訓,在西南地區三臺縣、榮縣開展技術講座兩次,邀請農藝專家講解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在廣元市舉行川東北地區馬鈴薯機械化生產現場培訓會,現場演示機播、機收以及機殺秧技術,當地的種植大戶、農機合作社、基層農機農技技術人員共計100余人參訓。
棉花專業組積極開展棉花機械化生產技術試驗示范與推廣,組織開展培訓和現場演示活動,宣傳機采棉優勢,大力推廣機采棉技術,并與當地農藝技術專家緊密配合,培養棉花生產機械化技術人才。此外,棉花專業組重點對山東濱州市、東營市兩大棉花主產區進行了調研,實地考察了無棣縣和利津縣機采棉加工生產線和棉花機械播種作業現場,與當地干部群眾針對機采棉種植模式和機采棉技術推廣應用進行了座談研討。通過調研考察,專家們明確指出了山東省在發展棉花全程機械化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指導意見。一是提高整地和播種質量,保證出苗率,在黃河流域灘涂的大地塊應采用激光整地,衛星導航播種,確保播行筆直、接行準確,確保采棉機對行作業,提高機采棉采凈率。二是加大播種密度,通過密植和水肥調節、化控措施降低棉花高度,提高棉花的成熟一致性和機采適應性。三是集中力量切實做好示范基地建設,按照機采棉要求開展不同品種、不同密度的對比試驗,探索適于機采模式的種植密度與管理措施,培育適于機采的棉花株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種植模式,示范推廣機械精密播種、化控等成熟技術與機具,推進黃淮海流域機采棉快速發展。四是因地制宜建設機采棉加工生產線,以“優棉”為方針,以“機采品質與人工采棉基本相當,能與人工采棉同臺競爭”為目標,不斷提升機采棉品質。
油菜專業組貫徹以“直播為主,移栽為輔;聯合收獲為主,分段收獲為輔;主輔相成,三技融合”的基本思路,廣泛開展技術示范。配合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在湖南長沙縣召開水稻、油菜全程機械化創新機具現場演示和關鍵技術攻關研討,協助湖南省農機局召開湖南油菜全程機械化現場演示會,組織開展油菜聯合收獲、菜籽產地綠色加工、秸稈撿拾打捆、機械化制肥、水田機耕、水稻機械插秧、水稻機械直播、飛行植保等技術及適用機具作業演示;在四川、江蘇等地組織開展了機械移栽示范田收獲測產驗收,結果表明:機械移栽增產效果明顯。建立完善技術模式、管理與政策支持方式,組織湖南農大工學院博士團,選取湖南省6個部、省級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縣進行調查研究。開展關鍵技術科研攻關,起草了“油菜機械聯合收獲作業技術規范”與“油菜機械分段收獲技術規程”。
機械直播方面,針對稻茬粘重土壤條件下的防堵防纏高通過性問題和落種控制及適宜種床創建問題,研發高效機械化開溝技術裝備,確保排水暢通,研發高效精量聯合作業直播機,提高直播質量和效率;機械移栽方面,在油菜毯狀苗機械移栽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攻克稻茬免耕移栽的機具對土壤適應性問題,提高栽植質量和效率;機械收獲方面,降低割臺和脫粒清選損失,進一步提高聯合收獲機對作物的適應性,同時開發中型高地隙中央集放式割曬機,滿足北方春油菜區和南方部分冬油菜區分段收獲的需要,實現高效低損失收獲。
花生專業組依據我國花生的分布區域和“十三五”農機化發展總體目標,研究提出了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思路,制定了詳實的工作方案,并對專家組成員進行了任務分工。上半年,針對花生機械化生產需求和產業發展實際,專業組成員分別赴河南駐馬店,河北石家莊、唐山,新疆石河子,山東煙臺、臨沂、德州,貴州貴陽等地開展調研和培訓指導工作。通過走訪花生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農機合作社和農機企業,與技術人員及農戶開展互動式技術交流,了解當地花生機械化生產現狀和裝備需求,以及種植模式變革的可行性等,跟蹤分析花生主產區全程機械化發展趨勢,并對推進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過程中存在的全秸稈覆蓋免耕播種、農機農藝融合等問題開展技術培訓和咨詢指導。目前,旱田全量秸稈覆蓋地花生免耕潔區播種機在相關企業進行了批量生產,并在河南駐馬店、安徽蒙城、遼寧錦州等地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花生撿拾聯合收獲機性能得到進一步優化提升,機具投入生產加快;基于全程機械化的花生標準化種植模式初步構建并得到論證,為配套機具的選型及推廣提供依據。
大豆專業組成員針對大豆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走訪了山東亞豐、雷沃重工、中聯重機、星光農機等10家相關生產企業,就大豆全程機械化過程中全秸稈地播種、黃淮海及南方地區大豆低損高效機械化收獲等薄弱環節關鍵技術進行調研和攻關。4月,大豆專業組會同黑龍江省農委、省農機推廣總站在黑龍江北安市舉辦了大豆生產全程機械化現場會,指導大豆主產區春大豆播種工作;立足黑龍江大豆生產實際,重點展示了大豆大壟栽培全程機械化技術與玉米茬原壟播種大豆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展示了24個農機廠家制造的大豆生產各環節的裝備;組織國內從事大豆育種、栽培、播種、收獲的專家,為400余個黑龍江大豆種植大戶解析了黑龍江大豆政策,并針對大豆農機農藝相關的種植模式與技術進行了培訓。5月,在黑龍江綏棱縣協助主辦大豆玉米輪作均衡增產技術培訓班,指導東北地區發展玉米大豆輪作機械化,示范推廣玉米大豆輪作平衡施肥技術、病蟲害防控技術、秸稈還田技術以及玉米原茬地大豆播種技術,助推大豆玉米輪作模式應用和農業結構調整。
甘蔗專業組利用2016~2017甘蔗榨季,圍繞甘蔗收獲機械化技術推廣情況,分別赴廣西南寧、崇左、北海、柳州,云南隴川、勐海,廣東湛江等地開展調研指導,分析研判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趨勢,梳理存在問題和改進意見,并重點調研制糖企業參與推進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和“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工作,包括我國最大規模的制糖企業—南華糖業集團控股成立專業化農業生產服務公司情況,最大的外資糖業企業—東亞糖業集團現代生產技術示范和“雙高”糖料蔗基地建設扶持政策,鳳糖集團、柳工農機公司聯合建立的“雙高”糖料蔗生產示范基地等。專業組成員引導當地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把分散的耕地、勞動力、機械設備進行有效整合,探索農戶合作的“小田并大田”模式,實現適應農業機械化、規?;l展的聯耕聯種;提出以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為契機,不斷推進專業機械的改進和完善,推動農機農藝融合,走出甘蔗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同時,利用甘蔗機械研討會、技術培訓班,多次圍繞甘蔗收割機性能分析和整體解決方案、農機農藝融合、甘蔗收獲機械化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等進行講解指導和宣傳培訓。